2900点保卫战:如何应对A股市场震荡?七位投研人士解读投资策略

元描述: A股市场震荡下跌,沪指跌破2900点,投资该如何应对?七位投研人士解读市场调整原因、投资策略调整,以及对未来走势的展望,并给出投资建议。包含红利、科技、周期等投资机会,帮你洞悉市场脉络,理性应对波动。

引言:

A股市场如同翻滚的过山车,跌破2900点后,投资者的心也跟着跌宕起伏。近期市场下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未来A股会如何走?面对市场波动,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七位资深投研人士,他们分别来自永赢基金、兴业基金、博时基金、平安基金、融通基金、诺德基金和同泰基金,涵盖了不同领域的专业视角,为我们揭示市场背后的逻辑,并指引投资方向。

市场调整的“幕后黑手”

近期A股市场的跌跌不休,让不少投资者感到焦虑不安。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市场如此剧烈的波动?

高楠(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认为,市场回落主要受基本面、资金面和风险偏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二季度经济复苏动能略显疲态,宏观预期再度走弱;资金面方面,赚钱效应减弱导致部分资金净流出,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制;此外,国际政治事件也对市场情绪有所压制。

王凌霄(博时成长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则指出,经济处于转型期,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同时,海外经济预期也不稳定。从上市公司角度看,大部分传统行业经营的盈利能力面临挑战,而新兴行业尚未创造稳定的价值回报。资金方面,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受损迹象,股市流入资金减少。

刘安坤(融通产业趋势先锋基金经理)认为,市场下跌是由内外部因素叠加导致,其中内部因素占主导地位。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复苏缓慢,预期较差,进入二季度后,各项经济指标边际走弱,价格相关指标也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对企业盈利构成较大压力。外部因素则是海外大选带来的出口企业预期不稳定,近期关于关税加征等信息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刘杰(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则认为,尽管我国经济筑底向好趋势不变,但短期市场走势受经济数据、海外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环境预期变化的影响。

郭纪亭(诺德基金基金经理)指出,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速换挡的时期,我们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国内方面,地产行业下行对整体经济有一定负向影响,融资端数据压力较大,价格上CPI指数与PPI指数尚未明显回升,制造业景气水平较前期略有回落。同时,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刘坚(同泰基金FOF投资部总监)认为,过去几年,国内面临的是经济总体企稳及结构转型升级,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增长引擎逐步熄火,而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目前尚不能完全接力及替代。国际上,美国高企的利率环境吸引全球资本,部分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持续升级。海内外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造成国内需求不足、信心不足,体现在全社会信贷增速下滑、零售和投资增速下滑,以及居民持续下降的风险偏好和高增长的货币存款等国内宏观数据上。市场流动性的持续不足,也导致资金只能在不同板块中腾挪,难以形成全面性的机会。

投资策略调整:拥抱变化,寻求突破

面对市场调整,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成果,甚至抓住新的投资机会?

邹慧(兴业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表示,策略调整上,部分仓位进行了高低位切换,红利投资开始聚焦和收缩,重点关注科技行业。

刘安坤则从结构上进行了优化,降低了跟内需强相关的资产配置,适当增加了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配置。同时,增加了稳定现金流类的资产,如公用事业、运营商等。另外,保持对科技类资产的高度关注,尽力寻求突破性创新的方向。

刘杰更加关注估值安全边际及股息提供的现金回报,中长期个股投资价值与短期配置相均衡。

高楠则对个股的集中度进行了优化,以实现更均衡、分散的投资组合。同时,在基本面、风格等多维度进行分散配置,避免过度暴露于单一板块、风格,以追求投资组合收益的稳定性,力争降低净值波动。

王凌霄聚焦率先适应经济转型的行业,深入关注中长周期产业格局变化,沿着供给约束的环节,逐渐密切关注需求在时间轴上的累积,持仓聚焦在盈利稳定性,确定性更高,资产价值低估的行业和公司。

寻找“避风港”:红利、科技、周期,多元配置

哪些行业或板块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抗跌性或增长潜力?

王凌霄认为,资源品和核心央国企业上市公司仍然有望在弱需求下兑现盈利能力,体现了资源品实物需求的需求韧性,资源品已经脱离了传统“顺周期”的属性。

高楠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需求稳定、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板块,如电力、港口等公用事业领域;二是布局在供给格局良好、个别企业具备定价权的行业,如部分必选消费品、个别寡头垄断的周期品种等;三是配置在具备核心竞争力、同时整体需求更多来自全球市场的细分领域。此外,与总量经济相对免疫的高科技类创新板块同样可以关注,如半导体芯片、AI和创新药等领域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同时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刘坚建议以多元化配置为主,采用价值与成长的哑铃型策略。价值方面,电力及消费板块可以起到组合稳定器的作用;成长方面,代表新质生产力的AI、受益于资金成本下降的新能源、医药和需求端刚性的军工板块值得关注。

郭纪亭推荐以下几个方向:一是行业受政策支持,行业基本面后续有一定改善的电子、电力设备等科技板块;二是前期跌幅较大,估值调整到位,股息率合理并且本身业绩有望获得一定增长的板块,如消费品、医药等板块;三是伴随经济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行业内部竞争格局有向好变化的部分周期类板块。

刘安坤指出,一是红利类资产,其较为稳定的现金流预期,能够抵挡内需预期下滑的冲击;二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这类企业能够走出国门,筛选标准主要是非欧美占比高、竞争对手以海外企业为主、行业大体处在底部;三是科技类资产,包括AI链条的光模块、PCB等方向,同时新能源、军工等资产经过两三年的下跌,也可以挖掘其中竞争格局较优的资产。

刘杰认为,受内外需求驱动的板块可能面对一定不确定性,但特高压轨交造船新能源车等板块具备业绩增长的相对确定性,另外如国有大型水电核电等行业也具备一定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值得重视。

邹慧则指出,抗跌性方面,一是传统的红利板块如金融板块更为抗跌;二是前期已经充分下跌的板块,比如医药、军工、电新等下跌空间更小一些;增长潜力方面,从中报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AI硬件、电子、汽车零部件等方向。

下半年展望:结构性机会,保持耐心,理性投资

对于下半年的股市前景,七位投研人士各抒己见,但总体而言,他们对市场并不悲观,认为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

刘安坤表示,由于当前主因仍在内需较弱,下半年的股市也取决于内需是否明显改善,目前看需要宏观、产业政策的持续发力。如果后续政策力度够大,将扭转当前较弱的预期,下半年可能有底部向上的行情。

邹慧认为,调整之后,客观来看指数向下空间不大,主要基于目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的分位,且政策逐步发力、盈利增速低点已过。因此预计下半年A股会有修复的机会。

王凌霄则认为,展望下半年,我们对经济转型期的韧性仍有信心,尽管内外部宏观环境依旧严峻,市场会分化,资产价值低估和经营趋势有望保持韧性的公司或能贡献回报。

高楠预计,下半年A股市场将主要呈现结构性机会。尽管二季度经济复苏动能有所放缓,但经济的底部特征已经显现。在估值层面,预计下半年国内宏观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宽松,央行仍有降息降准的空间。同时,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如产业资本、保险资金和社保基金等,进入市场,这将为A股注入新的活力。风险偏好方面,三中全会强调要完成全年经济任务,重点关注7月底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基调,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在9月开启降息周期,这可能会使中国资产在全球资金再配置中受益。

郭纪亭认为,二季度以来,在各项政策的催化下,新房二手房交易较前期冰点均有所回升,考虑到地产行业下行斜率已有所放缓,后续地产行业对整体经济的负向影响或将逐步减弱。当前货币政策仍维持相对稳健宽松的态势,工业生产整体稳定,实体经济在地产行业下行的压力下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尽管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较前期略有回落,但预计后续伴随着优化营商环境、畅通融资渠道等相关政策的接续发力,制造业生产经营有望重回扩张区间。后市而言,内需基本面修复仍需耐心,外需有边际放缓迹象,市场大的机会可能仍需等待。在当前位置上,基于前期市场的大规模下跌已经消化了一部分悲观预期,市场多数股票估值目前仍处历史相对较低位置,从全年维度看市场仍然可为。

刘坚表示,当前的环境下,预判未来的难度比以往更大。但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在A股当前的估值点位上,投资者不应该过度悲观。

刘杰则认为,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国内外经济货币环境均有改善空间,对下半年权益市场并不悲观。

投资精进:理性投资,拥抱长期价值

过去三年市场持续调整,对投资思路和方法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郭纪亭表示,过去三年,市场整体表现相对不理想,是对投资人信心和投资体系的系统性考验。我们提高了抗风险在构建组合中的考量,同时在投资上更加注重性价比和业绩增长的可兑现度。此外,在投资中力争以稳为主,大多数时间会去保持平稳配置,小步慢走,力争获取累计收益。当然,我们也在积极等待更多的机会,然后适当提高仓位、重拳出击、博取收益。个人认为,学会等待应该是这几年最大的变化。

高楠认为,过去三年市场的持续调整,市场风格也发生了较大转换,风险控制、降低波动、绝对收益的重要性逐步凸显,这对投资思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实行动态的持股策略保存收益。考虑到A股市场风格的转换,适时兑现并将超额收益留存变得尤为关键。另一方面,择时的重要性有所提升。在历史的部分时期,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并集中配置做厚阿尔法,可以在市场下跌时适当降低回撤。但是站在当前时点,趋势性投资机会相对偏少,更好的方式应该是依据对市场的判断,择机主动降低仓位。

刘安坤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管控组合的风险,规避暗藏重大风险的行业,如过去两年的房地产链条;二是提高胜率,对于过往很多小幅度的反弹机会,适当放弃,对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也强调业绩的确定性;三是多从供给和竞争角度思考,由于内需增速中枢的下移,供给过剩成为很多行业的压制力量,所以要寻找供给偏紧或者竞争实力能走向海外的细分方向;四是视角更加开放,关注海外,包括宏观及新兴科技的发展。

刘杰认为,对投资策略影响不大,更多从估值安全边际、股息现金回报、基本面变化等角度构建组合。

刘坚则更注重组合的均衡性,对市场贝塔的追求优先于阿尔法。保持学习,以量化手段提高投资时的自律性。

邹慧表示,根据宏观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投资思路不断改善、优化、进化,在中短期的不确定性中寻找长期的确定性。

王凌霄认为,过去三年,我们发现经济处于转型期,新动能的增长和旧动能下滑使得公司出现了分化,我们从更关注需求和债务的扩张到更关注供给的约束下公司长期价值的稳定和持续性。在投资上,我们也更关注长期价值,对于短期的扰动影响在组合的权重变小。

保持理性,坚定信心,拥抱未来

面对市场下跌,投资者该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刘杰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及信心,同时重视个股现金回报及高股息资产,重视投资组合的均衡配置。

郭纪亭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虑进行分段建仓,分摊市场风险,争取摊薄持仓成本。同时,也不建议投资者频繁地“追涨杀跌”,反之则是要对所投资标的要有充分的了解和研究,争取以标的内在价值去对抗市场的短期波动。

王凌霄建议投资者保持中性积极的态度,尽管市场短期下跌波动率较大,不应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相信公司价值的长期回归。

刘坚建议投资者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真实风险偏好,调整持仓结构以匹配自身的真实投资诉求。建议每位投资者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大类资产的配置,将资产均衡配置于股市、债市、海外资产、商品类资产中。

邹慧建议投资者保持一些周期思维,A股从历史来看,周期性比较强,基本上有3年小周期和7年左右大周期,目前依然处于周期底部附近,建议再保持一些乐观。

高楠建议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规划,关注基本面分析,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同时,定期审视和调整投资组合,以适应市场变化。此外,投资者应加强对投资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投资决策能力。在市场下跌时,也是寻找被低估投资机会的好时机。最后,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

刘安坤建议投资者降低预期收益率,优化结构,管控风险,投资于均衡化、可信任的基金,不要博取一时之快,重新定位对股票基金的认知。

市场如同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惊涛骇浪。面对市场波动,保持理性,坚定信心,拥抱长期价值,才能在投资的旅程中行稳致远。

常见问题解答 (FAQ)

1. A股市场短期内会继续下跌吗?

A股市场具有波动性,短期内会否继续下跌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国际环境等。建议投资者理性判断,不要过度恐慌。

2. 目前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科技、周期等板块值得关注,但具体投资方向需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进行选择。

3. 如何应对市场下跌?

面对市场下跌,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追涨杀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并做好长期投资规划。

4. 如何提高投资收益?

提高投资收益需要具备良好的投资知识和经验,并根据市场形势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调整。

5. 如何选择基金?

选择基金时,建议投资者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和业绩表现,以及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控制水平。

6. 如何控制投资风险?

控制投资风险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结论:

A股市场短期内存在波动性,但长期发展仍然看好。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坚定信心,拥抱长期价值,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并做好长期投资规划。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