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莞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举办了“东莞制造的东莞记忆——丁燕作品研讨会”,来自全国的多位评论家相聚于此,围绕丁燕“工厂三部曲”(《工厂女孩》《工厂男孩》《工厂爱情》)和《等待的母亲》展开研讨。

  “东莞是一个写作的宝库,任何有心人如果能深耕细植,都能有所收获。”广东省作协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燕介绍,2010年,从新疆南迁广东不仅是她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创作的分水岭。自2013年起,她便在莞城工作与生活,此地的发展变迁和她的创作紧密相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评委、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震从大历史观、文学史、文学写作、城市形象建构等四个视角阐释了“工厂三部曲”的意义和价值。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式现代化进入冲刺阶段,中国人在此刻表现出来的面貌最具有中国性。”李震认为,东莞是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前沿城市,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也最具有时代性。丁燕采用由微观叙事、细节真实、底层体验、行业性知识等构成的小叙事来讲述大历史,让读者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由若干看得见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构成的一部历史。

  “在今天这个时代,‘真’才是最高的美学原则。”李震表示,“工厂三部曲”的工厂叙事与处于主流的乡村叙事,以及为数不多的工业叙事存在区别,从而决定了其独特意义。在他看来,丁燕的“工厂三部曲”可称为工厂叙事,它不是意识形态化的工业叙事,而是将活生生的工厂人作为叙述主体。丁燕的作品是较早描述工厂的非虚构作品之一,她选择到流水线上当普工,每天干11个小时的活。“如果说以前作家体验生活时是观察者或旁观者,而丁燕则是参与者。在她的作品中,叙事者与被叙述者都是主体,完全融为一体,对东莞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晏杰雄则认为,丁燕用12年时间关注产业工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生活,创作出规制宏大的“工厂三部曲”,建构了珠江三角洲个体工业生活的标本。在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副教授陈劲松看来,对于嘈杂而艰辛的工厂生活,丁燕既是亲历者与实践者,也是观察者和记录者。“在她的笔下,工厂不仅是无数产业工人的生存现场,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某种精神图腾。”

  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馆长田根胜认为,丁燕从理想主义诗人到非虚构现实主义作家,以打工个体和群体的叙事展开书写,使得作品具有文化人类学的意义。在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柳冬妩看来,“工厂三部曲”就像一个纪念碑,对几千年没有发生过的城乡巨变具有见证意义。东莞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教研部教授、东莞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袁敦卫则表示,丁燕的作品具备经典文学的气质,是东莞人文形象的鲜活素材和最新成果。

  “‘诗歌化’是丁燕作品的底色。”著名诗人黎启天说,早年的诗歌创作经历,让丁燕作品的语言充满了诗意。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主持、东莞市作协主席胡磊则表示,丁燕是东莞作家群体中的佼佼者,多年来一直心无旁骛,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他认为,丁燕的作品对中国制造业现场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为当代工业题材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